匡谬正俗
《汉书·卷九十七上·外戚传第六十七上》原文“初皇太后微时所为金王孙生女俗在民间盖讳之也”,此段文字有断句为“初,皇太后微时所为金王孙生女俗,在民间,盖讳之也。”,据此称金氏名为“俗”。另可断为:“初,皇太后微时所为金王孙生女,俗在民间,盖讳之也”,...
柳从俗,河东县解人。唐朝朝散大夫、柱国、行景城郡清池县令。唐朝官员
匡衡,字稚圭,西汉后期人,生卒年不详,西汉经学家,官至丞相,曾以“凿壁偷光”的苦读事迹名世,祖籍东海郡丞邑(今兰陵县鲁城镇匡王村),“早年求学中迁居邹邑(今邹城市)羊下村”(据朱承命修《邹县志》)。其“父世农夫,至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匡衡勤学而无烛,...
匡咸,西汉匡衡的儿子。西汉匡衡的儿子
林甫得书大怒,匡畏而退居林墅。亦能诗。[人物]
匡昌,匡衡的儿子,官至越骑校尉。汉代越骑校尉
刘匡,刘坚之子。袭爵梁王,在位十一年,谥号“怀”。死后无子,汉顺帝封刘匡弟弟刘成为梁王。东汉宗室,梁怀王
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出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河北涿州。年轻时曾经在少林寺学习武术。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周世宗时官至殿前都点检。960年,发动陈桥兵变,黄袍...[人物]
韩匡美(920年—982年),辽朝大臣,蓟州玉田(今河北玉田)人。韩知古第五子,曾任燕京统军使、天雄军节度使、赠守太师、兼政事令、行魏州大都督长史、上柱国、开府仪同三司,加“协谋守正翊卫忠勇功臣”。辽朝大臣
王匡(?—23年),魏郡元城县(今河北大名)人,新朝皇帝王莽的第六子。新帝王莽第六子
赵匡济(生卒年不详),幽州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北宋宗室大臣,宋宣祖赵弘殷的长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哥,母亲是昭宪太后杜氏。宋朝建立之前就去世了。北宋建立后,获封雍王。元符三年,改封曹王。宋太祖赵匡胤的大哥
王匡(?-25年),新朝末年荆州江夏郡新市(今湖北京山)人,绿林军首领。新朝天凤四年(17年),与王凤。山中瘟疫,他带领部众到南阳,即新市兵。更始元年(23年)拥立刘玄为更始帝,王匡为定国上公。新朝灭亡后,更始帝封他为比阳王。被更始帝猜忌,他投靠赤眉军,后传投刘秀,但半...
孙匡,字季佐,是孙坚的第四子,孙权的弟弟,举孝廉茂才,未试用,袭父爵为乌程侯,娶了曹操弟弟的女儿,早卒,时年二十馀。
赵惟正(?—1032年7月21日),宋朝宗室,宋太祖赵匡胤之孙,燕懿王赵德昭之长子。宋太祖赵匡胤之孙,燕懿王赵德昭的长子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后周显德六年(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