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澄
吴澄,唐代驸马。吴澄是唐代宗生母章敬吴皇后的兄弟,娶唐玄宗第十六女楚国公主为妻。其子吴士彦娶唐代宗女普宁公主为妻,生子吴同正。《新唐书》和《旧唐书》记其名为吴澄江和吴澄,其子名为吴士广...
吴澄(1249年2月3日—1333年8月5日),字幼清,晚字伯清,临川郡崇仁县(今江西省乐安县鳌溪镇咸口村)人。元朝大儒,杰出的理学家、经学家、教育家。自幼聪慧,勤奋好学。南宋末年,考中乡试。南宋灭亡后,隐居家乡,潜心著述,人称“草庐先生”。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出任国子...
吴澄,字幼清,晚字伯清,学者称草庐先生,抚州崇仁(今江西崇仁县)人。平生著作有《吴文正集》100卷、《易纂言》10卷、《礼记纂言》36卷、《易纂言外翼》8卷、《书纂言》4卷、《仪礼逸经传》2卷、《春秋纂言》12卷、《孝经定本》1卷、《道德真经注》4卷等并行于世。吴$#...[人物]
吴继澄,饶平人。明世宗嘉靖三十六年(一五五七)贡生。官宜山训导。事见清康熙《饶平县志》卷七。[人物]
褚澄,字彦道,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于南齐建元(479—480年)中为吴郡太守,后官至左中尚书。据《南齐书,褚澄传》载,褚澄医术高明。南北朝时南齐医家
冯澄,字澄翁,号来清,义乌(今属浙江)人。宋亡,吴渭居吴溪立月泉吟社,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徵赋春日田园杂兴诗,限五七言律体,延方凤、谢翱、吴思齐评选揭榜。澄为第二名,署名司马澄翁。事见《月泉吟社诗》。[人物]
陆澄(425年-494年),字彦渊,吴郡吴县(今苏州)人。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年,卒于齐郁林王隆昌元年,年七十岁。少好学博览,无所不知。行坐眠食,手不释卷。起家太学博士。守泰始初,为尚书殿中郎。后转给事中,秘书监。南朝藏书家
刘澄,字涧芗,吴县人。诸生,咸丰元年举孝廉方正。有《归砚山房遗诗》。[人物]
胡元澄(越南语:HồNguyênTrừng,1374年-1446年,原名黎元澄,胡朝开国后改为胡元澄,又称胡澄,降附明朝后改为黎澄),字孟源,号南翁。本为越南权贵及胡朝君主胡季犛的长子,曾任陈朝司徒、胡朝左相国等职。后来被明军俘获,在明朝工部任职。著有关于越南...
佛图澄的著名弟子有法首、法祚、法常、法佐、僧慧、道进、道安、僧朗、竺法汰、竺法和、竺法雅、比丘尼安令首等。佛图澄的学说,史无所传,但从他的弟子如释、道安、竺法汰等的理论造诣来推测佛图澄的学德,一定是很高超的。
李幼澄,名不详,号幼澄。镇州平山(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王子村)人。后唐末帝李从珂之女。后唐废帝李从珂之女
毛澄(1461年9月9日-1523年5月24日),字宪清,号白斋,晚更号三江,南直隶昆山人。明代中期官员
李澄,祖籍陇西成纪,唐世祖李昞长子,唐高祖李渊大哥。早薨,无嗣。武德初,追封为梁王。唐梁王
高澄(521年―549年9月15日),字子惠,小字阿惠。北齐神武帝高欢长子,祖籍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生于怀朔(今内蒙古固阳县),东魏权臣,政治家、军事家。高澄为东魏权臣高欢正妻娄昭君所生,自幼聪慧过人,严明有大略,具备政治天赋,深得高欢喜爱。东魏建立后,先后为尚书令、大...
钱澄之(1612年5月29日—1693年9月30日),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钱澄之自小随父读书,十一岁能写文章,崇祯时中秀才。南明桂王时,担任翰林院庶吉士。诗文尤负重名,与徐元文有书信往来,《与徐公肃司成书》曾披露顾炎武偏激的一面。王夫之推崇他“诗体整健”。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明朝爱国志士、文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