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朗
周朗(425年—460年),字义利,汝南安成人。生于宋文帝元嘉二年,卒于宋孝武帝大明四年。少而爱奇雅,风度潇洒。最初担任南平王刘铄的冠军行参军,兼任主簿,但因私自休假不请示,被免官除名。接着又当江夏王刘义恭的太尉参军,不久文帝遣刘义恭作北伐主帅,赶赴边境伐魏,周#$...
王朗(?-228年11月),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三国经学家,曹魏初期重臣。王朗师从太尉杨赐,因通晓经籍而被拜为郎中。后因杨赐去世而弃官为其服丧,后来被举孝廉,但王朗不应命。徐州刺史陶谦又举其为茂才,拜治中从事。迁任会稽太守,任...
显朗,字秉先,号晦堂,高淳人,本姓徐。有《古柏堂集》。[人物]
宋名朗,安南人。[人物]
贝勒毓朗,号余痴生,定安亲王永璜五世孙。官军咨府军咨使。有《余痴生初稿》。[人物]
苻朗,字元达,十六国前秦将领,氐族。符朗是前秦天王苻坚的侄子,苻洛之子。喜经籍,手不释卷。苻坚称之“千里驹”,都督青徐兖三州诸军事、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封乐安男,在任有政绩。喜欢经籍,谈论虚玄,登山涉水。384年,遣使到彭城请求投降晋后,加封员外散骑侍郎。到扬州后,他...
孙朗,字早安,三国时期吴国将领。据《三国志·吴书·孙坚传》的引注《志林》记载,孙朗为孙坚庶子,生母不明,别名孙仁。
陈朗,字太晖。嘉兴平湖县人。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八月恩科乡试解元,乾隆三十四年己丑(1769)进士,尝以进士授刑部主事,升郎中,出守抚州。有《青柯馆诗钞》《六铢词》。[人物]
马朗,东汉马援之孙,马光之子。东汉马援之孙
司马朗(171年—217年),字伯达,河内郡温县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司马八达”之一。司马朗年少时就表现得很有见识,汉末动乱之际,受父命带领家属逃离董卓,又迁往黎阳,成功躲避战乱。曹操任司空后,司马朗被辟为司空属官,又历任成皋令、堂阳长、元城令、丞相主簿、兖州刺...
邓朗,男,汉族,三国时期魏国太尉邓艾嫡孙,郎中。三国时期魏国太尉邓艾嫡孙
刘朗,中国五胡十六国汉国皇族。新兴(今山西省忻州)匈奴人。刘聪子。前赵颍川王、武卫将军
魏朗(?─169),字少英(一作叔英),会稽上虞人。年轻时任县吏,善文,县长度尚命其为曹娥作诔辞,文成,自感不及邯郸淳所作而让弃。东汉末年人物
秦朗(生卒年不详),字元明,小字阿稣(又作阿苏),新兴(治今山西忻州)云中人。三国时期曹魏将领,官至骁骑将军、给事中,曾率兵讨伐鲜卑轲比能和步度根的叛军。
谢朗,字长度,小名胡儿,陈郡阳夏县(今河南省太康县)人。东晋大臣,太傅谢安的侄子。少有文名,善言玄理,文词艳丽,“博涉有逸才”。门荫入仕,官至东阳太守。东晋谢据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