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思邈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公元581年出生于一个贫穷农民的家庭。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受到老师的器重,长大后开始爱好道家老庄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
孙思邈(581-682),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唐代医药学家,被后人称为“药王”。孙思邈在太白山研究道家经典,同时也博览众家医书,研究古人医疗方剂。他选择了"济世活人"作为他的终生事业,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他走遍了深山老...[人物]
谢邈,字茂度,(?-399),东晋陈郡阳夏人。谢安侄孙,谢铁长子。性刚硬,颇有理识。晋孝武帝太元十五年(390年),担任永嘉太守;太元十七年(392年),迁升侍中;太元十八年(393年),出任吴兴太守。隆安三年(399年)十一月,孙恩率领大军进攻浙东,先后攻克上虞、会稽等...[人物]
卢邈[北朝]偃长子。仕慕容氏,为范阳太守。以儒雅称。初谌父志法钟瑶书,子孙传业,累世有能名,至邈以上,兼善草书。范阳太守
李邈,字彦思,江西清江县(今樟树市)人,唐宗室宰相李适之后。年少聪慧,精悍敏决。入仕后,历任州县。知霸州、贺正副使、知严州等。参与平定方腊起义。因童贯执意伐辽而辞官。靖康之变时,李邈应召出山,带兵入开封。官至权枢密副都承旨兼河北西路制置使,改知真定府。金兵围...
孙休时,孙琳将出屯武昌。邈告休曰,琳居外必有变。休遂施计,使张布、丁奉诛杀孙琳。
谢邈,字茂度,(368-399),东晋陈郡阳夏人。谢安侄孙。性刚硬,颇有理识,累迁侍中、吴兴太守。孙恩起兵。攻占吴兴等八郡,谢邈被杀。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吴兴太守
张邈(?-195年),字孟卓,东平寿张(今山东东平县)人。东汉末年陈留太守,汉末群雄之一,曾参与讨伐董卓。在汴水之战后归附曹操。此前因为与袁绍有隙,又曾与吕布交往,袁绍几次叫曹操杀张邈,但曹操都未听从,跟张邈更为亲近。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带兵讨伐陶谦时,张...
孙思克(1628年—1700年),字荩臣、号复斋,汉军正白旗,三等男孙得功的次子,清朝名将,河西四汉将之一。孙思克早年曾为王府护卫,后随洪承畴征战,调任甘肃总兵,驻守凉州。三藩之乱时,他攻克靖远,又率军震慑进犯的游牧部落,然后渡河与张勇会师,参与会...
孙思奋,原名澄清,字靖江,浙江山阴人。官江西知县。有《天鬻山房集》。[人物]
刘邈,南朝梁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生卒年不详。[人物]
沈邈,字子山,信州弋阳人。进士及第,起家补大理评事、知侯官县,通判广州,累迁都官员外郎,历知真州、福州。[人物]
何邈,丹杨句容人,何洪之子,嗣封永平侯,官至武陵监军,被晋军所杀。三国时期东吴武陵监军
刘弘邈(?-954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二子。南汉高祖刘䶮有19子,刘弘邈为第十二子。生母不详。大有五年(932年)。十国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的第十二子
李邈(746~773年),唐朝宗室,唐代宗李豫次子,母为崔贵妃。唐肃宗上元二年,作为皇孙受封益昌郡王。宝应元年,受封郑王。永泰元年,遥领平卢淄青节度使,累授天下兵马元帅。大历八年去世,时年二十八,追赠昭靖太子,葬于细柳原。唐代宗第二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