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兵讨伐齐国,取得大胜,夺取了晋阳,赵王封他为上卿。廉颇因为勇猛果敢而闻名于诸侯各国。长平之战前...
廉范(生卒年不详),字叔度,京兆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东汉大臣,赵国名将廉颇后人,益州刺史廉丹的孙子。仗义豪侠,知恩必报,师从博士薛汉。汉明帝时期,举茂才出身,授议郎,出任云中太守。永平十六年(73年),以少胜多,击退匈奴入侵,迁武威、武都二郡太守...
黄颇(?~?),字无颇。江西宜春人。唐武宗会昌三年(843)癸亥科卢肇榜进士第三人。该科进士二十二人。试题有《风不鸣条诗》。黄颇与状元卢肇是同乡,黄颇家境富余,卢肇自幼贫苦。二人同日同路结伴赴举,当地官员于离亭置酒饯行,只请黄颇一人。卢肇只好骑...[人物]
大廉,姓赢,廉氏,华夏族,东夷部落首领伯益(大费)的长子,舜的外孙,是黄帝第5代孙,廉氏后人奉大廉为廉姓的得姓始祖。廉姓始祖
蜚廉(?—?),亦作飞廉,黄帝孙子颛顼的后裔,是商纣王的大臣,秦国和赵国的祖先。上古时期历史人物
夏侯颇(?——公元前115年),西汉汝阴侯,夏侯婴的曾孙,娶平阳公主为妻。(概述图参考资料:)西汉汝阴侯
廉丹(─22年),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王莽新朝大司马庸部(益州)牧。绿林赤眉起义后,任更始将军,与王匡一起镇压赤眉军,奸淫烧杀无恶不作。当时民间流传一首歌谣说:「宁逢赤眉,不逢太师(王匡),太师尚可,更始(廉丹)杀我」。赤眉军攻破成昌后(今山东东平西),将廉...
英廉(1707~1783),字计六,冯氏,内务府汉军镶黄旗人,官至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卒谥文肃,入祀贤良祠。英廉是清朝第一位出任汉大学士的汉八旗旗人。清朝东阁大学士
颇高,是春秋时期吴国的君主之一,在位10年(公元前681年―公元前672年在位),为吴国第十六任君主,承袭父亲转担任吴国君主。颇高死后,儿子句卑继位。
高士廉(575年-647年),名俭,字士廉,以字行,渤海蓨县(今河北景县)人,唐初宰相,北齐清河王高岳之孙,隋朝洮州刺史高劢之子,唐太宗文德皇后舅父。高士廉早年曾是隋朝的治礼郎,因受斛斯政牵连,被贬为朱鸢主簿,被交趾太守丘和委任为司法书佐。武德五年(622年),高士...
曹廉(生卒年不详),曹魏宗室,丰恭王曹琬之子,在父亲去世后继承了丰王的爵位。曹魏宗室
完颜麻颇,金景祖完颜乌骨乃之子,母温迪痕氏。天会十五年封王,正隆时例封虞国公。金景祖完颜乌骨乃之子
夏侯廉,三国时期人物,魏国人,大将军夏侯惇弟,西汉开国元勋夏侯婴的后代。因夏侯惇的功勋显著,朝廷封夏侯廉为列侯。三国时期魏国将军夏侯惇之弟
赵守廉,北宋宗室,太祖皇帝帝孙之子。宋朝宗室
郑守廉,清代官员,签分工部行走,签掣吏部考功司主事。清代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