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
李善(630年—689年),鄂州江夏(今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人。唐朝著名学者,《文选》学的奠基人,北海太守李邕的父亲。李善清正廉洁、刚直不阿,有君子风韵。颇有雅行,学贯古今,人称书簏。起家秘书郎,出为泾城县令。交接周国公贺兰敏之,拜崇贤馆直学士,...
李善,蜀人,曾有诗寿秦桧。事见《能改斋漫录》卷一一。[人物]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今属安徽)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初年任左丞相,后封宣国公,奉命监修《元史》,编写《太祖训录》、《大明集礼》等书。洪武二...
李崇善,李立三同志第三任妻子,李一纯的妹妹,1926年,与李立三在上海结婚,育有三女:李竞、李力和谢志佩。后因叛徒出卖,李崇善被捕牺牲。烈士
李善夷,唐朝时期诗人,与诗人李群玉同时,后来被贬官到沣阳。留有诗作二首。[人物]
李从善(940~987年)南唐宗室大臣,字子师,陇西成纪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凌氏吴国太夫人,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累迁太尉、中书令。开宝四年春,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来到挂画的殿中,见到林仁肇画像...[人物]
李从善(940~987年)南唐宗室大臣,字子师,陇西成纪人,元宗李璟第七子,母凌氏吴国太夫人,李后主之弟。南唐时,封为郑王,累迁太尉、中书令。开宝四年春,奉方物来朝贡宋太祖,授泰宁军节度、兖海沂等州观察等使。赵匡胤特意带着他来到挂画的殿中,见到林仁...
朝鲜李朝诗人。朝鲜国语诗歌时调的名家。尹善道的时调能以优美的韵律描绘出朝鲜的山川美景,他的代表作《山中新曲》、《山中续新曲》和《渔父四时词》代表时调的最高成就。朝鲜李朝诗人
积善皇后(?-906年1月22日)是指何皇后,唐昭宗李晔的皇后,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省三台县)人,家世不显,皇子李杰还是寿王的时候(872年受封),何氏入侍。唐昭宗李晔的皇后
馀善(?―公元前110年),亦作余善,姓驺氏,闽越王无诸之后,闽越王郢的弟弟,西汉时期诸侯王。公元前135年,郢攻打南越国,南越向汉廷告急。汉武帝派兵讨伐闽越。馀善害怕汉廷会趁机消灭闽越,于是发动政变,杀死郢而向汉廷谢罪。郢死后,汉廷立无诸之孙繇君丑为越繇王,奉...
爱新觉罗·代善(1583年8月19日-1648年11月25日),又称代善,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曾因作战英勇赐号“古英巴图鲁”,1616年(天命元年)被封为和硕贝勒,参与国政,为四大贝勒之首,以序称大贝勒。代善领满洲两红旗(正红旗、镶红旗),在征伐女真各部及蒙古与明朝的过程中屡...
杨善(1384-1458年),字思敬,京师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区)人。明朝中期大臣。杨善为人圆滑,善于雄辩。永乐元年(1403年),任鸿胪寺序班,进右寺丞。明仁宗即位,擢鸿胪寺卿。正统年间,擢为礼部左侍郎,明代宗派使瓦剌迎接明英宗归国。天顺元年(1457年)正月,杨善$##...
尔善的儿子阿哈顿色珅的三世先祖,康熙四十九年,康熙皇帝到兴京永陵祭祖,后到英额门皇家围场行围狩猎,尔善有幸见到了康熙皇帝。军事将领
邹善,汉族,山东提学。山东提学
黄潜善(1078年—1130年2月9日),字茂和,邵武(今福建邵武)人,南宋初年宰相,奸臣,官至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符三年(1100年)黄潜善考中进士。北宋末年知河间府。赵构开大元帅府,他被任为副元帅。赵构即位后,任右仆射,逐李纲、张所,杀陈东、欧阳澈,主谋南迁扬州。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