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大儒。明弘治五年(1492年),湛若水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后赴新会县拜名儒陈献章为师,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县)人。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王主讲“致良知”。湛主讲&...[人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人物]
郭若水,宋朝郭承寿之子,天禧五年,任命为太常寺奉礼郎。宋朝官员
陈若水,浙江苍南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人物]
张若水(生卒年不详),本名张漪,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唐朝时期大臣,中书令张柬之之子。天纵明达,孝友文质。进士擢第,起家武陟县尉。通过制科考试,迁洛州登封县主簿。参加神龙政变,历任著作佐郎,参与文史修撰。迁朝散大夫、大著作。父子受到梁王武三思构陷,返回家中...
夏侯湛(约243年―约291年),字孝若,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西晋文学家。祖父夏侯威,是曹魏名将夏侯渊第四子,官至兖州刺史。父亲夏侯庄,官至淮南太守。夏侯湛少为太尉掾。晋武帝泰始年间,举贤良,对策中第。后为中书侍郎、南阳相,不久升任太子仆,但他还未就...
(960—1003)河南新安人,字澹成,一字长卿。太宗雍熙二年进士。淳化初,以文学高第召试,擢秘书丞、直史馆。历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审官院。至道初以右谏议大夫同知枢密院事。真宗即位,加工部侍郎。奉诏修《太宗实录》,重修《太祖实录》。从幸大名,陈御敌安边之策。后拜并代经略使、知并州事。雅善...[人物]
宋台州黄岩人,字清臣,号玉峰山民。车似庆孙。尝师从陈耆卿、杜范,又为王柏弟子。贾似道聘其入史馆,不赴。工古文与诗。有《宇宙略记》、《世运录》、《道统录》、《玉峰冗稿》、《脚气集》。[人物]
秦湛,江苏高邮人,秦观之子,生卒年不详,字处度,号济川,行名大七(一作祖七)。官宣教郎。绍兴二年(1132)添差通判常州。四年(1134)致仕。少好学,善画山水。词存《卜算子》一首,见《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四。北宋秦观之子
费湛,原名恩湛,字继香,号巽盦,武进人。诸生,官运判。[人物]
杨湛,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隋文帝第三子秦孝王杨俊次子。骁果有胆识。隋朝宗室
徐湛之(410年-453年),字孝源,东海郡郯县(今山东郯城县)人。南朝宋时期大臣宋武帝刘裕外孙、晋将徐逵之之子。南朝宋大臣。徐湛之自幼丧父,为宋武帝所爱。永初三年(422年),封枝江县侯。及长,颇涉文义。起家补太子洗马,转国子博士。累迁秘书监,侍中,加骁骑将军。作为贵戚,...
妙湛,大德间人。[人物]
李湛,祖籍陇西成纪,唐世祖李昞次子,唐高祖李渊的二哥。唐朝武德初,追封蜀王。生子陇西恭王李博义、渤海敬王李奉慈。唐朝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