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工记
共工,为氏族名,又称共工氏。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掌控洪水。在中国上古奇书《列子》中记载,传说共工素来与火神祝融不合,因“水火不相容”而发生惊天动地的大战,最后以共工失败而怒触不周山。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共工氏是黄帝王朝时代的部落名...
《史记·卷三十七·卫康叔世家第七》:康伯卒,子考伯立。考伯卒,子嗣伯立。
伯邑考,生卒年不详,姬姓,名考,周文王姬昌嫡长子,周武王姬发同母兄长,母太姒。周文王十三岁,长子伯邑考出生。十五岁时,次子周武王出生。一说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后,伯邑考在殷商做人质,为纣王驾车。纣王烹杀伯邑考将他做成肉羹赐给周文王,并说:...
楚考烈王(前290年-前238年),芈姓,熊氏,名元(一作完,金文作肯),战国时期楚国君主,楚顷襄王之子(前263年-前238年在位)。熊元是楚顷襄王的太子。楚顷襄王二十七年(前272年),前往秦国做质子。楚顷襄王三十六年(前263年),楚顷襄王病危,熊元在黄歇的帮助下逃归楚国,继承王位,...
伯邑考,又称姬邑,是明代神魔小说《封神演义》中的人物,周文王姬昌和太姒的长子,周武王姬发的兄长,是一名心善纯孝的年轻男子。为救父姬昌脱离朝歌,带着西岐三宝(七香车、醒酒毡、白面猿猴)外加十名美女献给商纣王,却被苏妲己(原形为九尾狐狸精)爱上,伯邑考誓死不从,于是被...
寿石工,浙江绍兴人,名玺(鉨),字石工,篆刻家,工书,能词,喜藏古墨,久寓北京,妻宋君方,亦善篆刻。民国间加入南社,移居北平后分别在国立北平美术专门学校、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北平艺术学院任教,讲授古文、诗词学与书法篆刻。寿石工在美专执教数十载,篆...
周亮工(1612年—1672年),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贰臣。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历仕山东潍县令、盐...
鲁考公(?―前993年),姬姓,名酋(《世本》作就,邹诞本作遒),鲁国第二任君主,周公之孙。鲁国第二任君主
戴记,字仪周,号梧台。东莞人。铣子。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进士,历官楚雄知府。有《游滇稿》。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七九、民国《东莞县志》卷五八有传。[人物]
赵汝记,太宗八世孙(《宋史·宗室世系》一五)。[人物]
周亮工(1612~1672)明末清初文学家、篆刻家、收藏家、贰臣。字元亮,又有陶庵、减斋、缄斋、适园、栎园等别号,学者称栎园先生、栎下先生。江西省金溪县合市乡人,原籍河南祥符(今开封)人,后移居金陵(今江苏南京)。崇祯十三年进士,官至浙江道监察御史。入清后历仕盐法道、兵备道、布政...[人物]
庆书记,高宗绍兴间居泉州报恩寺。事见《夷坚志·乙志》卷一三。[人物]
李延考(?-528年5月17日),字延考,陇西狄道(今甘肃省临洮县)人。北魏外戚大臣,孝庄帝元子攸舅父,敦煌宣公李宝的孙子,尚书仆射李冲第三子。门荫入仕,起家太尉(元悦)外兵参军,累迁屯田郎中。建义元年,遇害于河阴之变中遇害,赠获使持节、侍中、车骑大将军、司空公、定州刺...
颍考叔,郑国大夫,执掌颍谷(今河南登封西),为人正直无私,素有孝友之誉。在郑庄公对其母亲武姜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誓言后,孝子颍考叔建议挖一个隧道,取名“黄泉”,安排郑庄公与武姜在“黄泉”见面,这就是后世闻名的“黄泉见母”,《古文观止》中也对此事做出了"...
严工上(1872~1953),安徽歙县人。著名作曲家,与黎锦光、陈歌辛、姚敏、梁乐音并称为“中国流行歌曲五人帮”,精通昆曲,对西欧古典音乐亦有研究。他还是演员,出演过103部影片。作曲家、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