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学要略
任要,[唐]德宗时人。工书,尝于贞元十四年(七九八)两祭泰山,因于岱岳观题名。《金石文字》[人物]
阮略,字德规,生卒年不详,山东淄博人。晋朝人阮放、阮裕之祖父,官至齐郡(位于今山东淄博)太守。西晋齐郡太守
李略,蜀人。曾为虞部属官,仁宗天圣中知荣州(《宋朝事实类苑》卷六二)。因略、畋二字形近,李畋(见本书卷九六)亦于天圣中知荣州,故疑李略即李畋之误。然李畋官虞部无据,尚难成定说。[人物]
孛要合,高唐王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子,汪古部人,系出沙陀雁门之后。幼从攻西域,还封北平王,尚阿剌海别吉公主。高唐王阿剌兀思剔吉忽里子
要离(Yāolí),春秋时期吴国人,刺客。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有万人之勇,是当时有名的击剑能手。足智多谋,以捕鱼为业,家住无锡鸿山山北。今无锡鸿山东有要潭河,西南角有要家墩,是要离捕鱼、晒网的地方。要离生平事迹主...
张弘略(?-1296年),字仲杰。元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元初名将张柔第八子。中国元朝将领。宪宗五年(1255年),权顺天万户。中统二年(1261年),继柔任顺天路管民总管,行军万户。李璮之变后,张弘略被解兵职。至元元年(1264年),入宿卫。至元三年(1266年),辅佐其父筑大都,为...
司马略(?―309年),一作司马简,字元简,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宣帝司马懿四弟曹魏东武城侯司马馗之孙,高密文献王司马泰第三子,东海孝献王司马越之弟,西晋宗室、将领。司马略孝敬慈顺,谨慎谦恭地对待贤士,很有父亲司马泰风范。元康初年,与华恒等同在东宫侍奉...
元略(?-480年),字贺略汗,代郡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人。北魏宗室大臣,高宗文成帝拓跋濬第三子。延兴二年,拜侍中、征北大将军,册封广川郡王,侍中、征北大将军、中都坐大官。孝文帝太和四年(480年),去世,获赠车骑大将军,谥号为庄。北魏广川庄王
谢僧要(?-?),陈郡阳夏人,谢尚的长女,谢僧韶的姐姐。谢僧要嫁给了庾和,生子庾恒。东晋历史人物
唐太宗时期初为宫廷侍卫,参加兵部主持的武官考试名落孙山,后直接向当朝宰相温彦博申诉,温彦博通过一番考核,认可了裴略的才华,并委以重任,因而有“裴略自赞”的典故流传后世。《启颜录》和《舌华录》中均对此事有所记载。[人物]
窦略(446—528年),扶风平陵(今陕西省咸阳市)人。北魏大臣,辽东郡公窦羽玄孙。北魏延兴元年(471),授文德殿大学士,负责制定礼乐,纠正风俗。太和十四年(490),推动迁都事宜,授平远将军,册封建昌郡公,协助落实民族融合的政令。武泰元年(528年),去世,时年八十三...
留略(生卒年不详),会稽长山(今浙江省金华市)人。三国时期吴国将领,为吴国名将留赞的长子。曾任都尉,受诸葛恪之命,负责守备东兴大堤的东侧城堡(西侧城堡由全端负责守备)。魏将胡遵、诸葛诞率大军登上大堤,并攻打城堡,不久诸葛恪的援军到达,击退魏军。后被任命为东海太守。...
王要汉,王伯当之兄,济阳考城(今河南省兰考县)人。汴州刺史。汴州刺史
樊叔略,陈留人也。父欢,仕魏为南兖州刺史、阿阳侯。属高氏专权,将谋兴复之计,为高氏所诛。叔略时在髫龀,遂被腐刑,给使殿省。身长九尺,志气不凡,颇为高氏所忌。内不自安,遂奔关西。周太祖见而器之,引置左右。寻授都督,袭爵为侯。大冢宰宇文护执政,引为中尉。叔...
章要儿(506年—570年),吴兴乌程(今属浙江省)人,散骑侍郎章景明之女,陈武帝陈霸先的皇后。永定元年(557年),被立为皇后。永定三年(559年),陈武帝去世,章要儿立陈武帝侄子临川王陈蒨为帝,是为陈文帝。她被尊为皇太后。天康元年(566年),陈文帝去世,皇太子陈伯宗继位,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