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发明家、文学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发明家。诸葛亮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特追封他为武兴王。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人物]
诸葛攀,三国时期人物,生卒年不详。其父诸葛乔原为诸葛瑾之子,后因诸葛亮一直无子,因此过继给诸葛亮为后。诸葛攀在蜀汉官至行护军、翊武将军。之后诸葛瑾的长子...
诸葛乔,诸葛亮嗣子,诸葛瑾过继给诸葛亮,字伯松、原字仲慎,官至翊武将军。他与胞兄诸葛恪在吴国的名声颇大。到蜀国后,任驸马都尉。诸葛亮视他如亲生儿子,深恐其成为庸...
诸葛珪(guī)(?—187年),字君贡,三国时期蜀国丞相诸葛亮的父亲,汉末为青州泰山郡丞。共育有三男两女:长子诸葛瑾,东吴重臣;次子诸葛亮,为蜀汉名相;幼子诸葛均,耕于南阳,后也随诸$##...
诸葛显,诸葛瑾的重孙。祖父诸葛乔是诸葛瑾的二子,后因诸葛亮一直无子,因此过继给诸葛亮为后。诸葛恪在东吴被满门抄斩后,其父诸葛攀重新恢复#$...
诸葛京(生卒年不详),字行宗;三国名臣诸葛亮之孙,诸葛瞻次子。诸葛瞻与诸葛京之兄诸葛尚在绵竹抗击魏军战死后,与诸葛亮有直系血缘关系的仅存诸葛...
诸葛怀,即诸葛亮的幼子。出自清代史学家张澍《诸葛忠武侯文集故事卷一·杂记》,是诸葛亮的第二子。晋太傅王览建议朝廷,召录汉代名臣之后裔到京城任职,惟诸葛怀未至。经查访得知,原打算给诸...
诸葛果,为《历代神仙通鉴》中诸葛亮女儿的名字,《历代神仙通鉴》记录从上古到明代的神仙,因此诸葛果不见于任何史书。成都西南有朝真观,即乘烟观。相传,诸葛果在这里修行后成仙升天。传说中诸葛亮$#...
诸葛均,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珪之子。三国时吴大将军·诸葛瑾、蜀汉丞相诸葛亮的同母弟。
诸葛尚(244年2月-263年11月),三国时期的人物,诸葛瞻长子,诸葛亮之孙。
诸葛玄(?―197年),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西汉司隶校尉诸葛丰的后代,三国蜀汉丞相诸葛亮的从父(一作叔父),东汉末年人物。被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后来汉朝派朱皓取代了其豫章太守的职务,诸葛玄便去依附荆州牧刘表...
诸葛瑾(174年-241年),字子瑜,汉族,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三国时期吴国大臣,诸葛亮之兄,诸葛恪之父。经鲁肃推荐,为东吴效力。胸怀宽广,温厚诚信,得到孙权的深深信赖,努力缓和蜀汉与东吴的关系。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吕蒙病逝...
诸葛融(?-253年):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的幼子。生年不详,卒于三国吴主亮建兴二年。琅邪阳都(今属山东沂南)人。字叔长。学为章句,博而不精,性宽容,多技艺,善书。拜骑都尉,后为公安督,徙奋威将军。吴主亮诛其兄诸葛恪,融饮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