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师道
陈师道(1053年-1102年1月19日),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元祐初年,苏轼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建中靖国元年十二月廿九(1102年1...
陈师道(1053~1102)北宋官员、诗人。字履常,一字无己,号后山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陈师...[人物]
陈师道(1053-1101)字履常,一字无己,别号后山居士,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哲宗元佑时,由苏轼等推荐,为徐州教授,后历任太学博士、颍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家境困窘。[人物]
种(Chóng)师道(公元1051年—公元1126年),字彝叔,洛阳人,北宋末年著名的将领。汉族,原名建中,因为避讳宋徽宗建中靖国的年号,改名为师极,后被徽宗御赐名为师道。北宋末年名将。大儒种放从曾孙、名将种世衡之孙。种师道初任文职,因...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
陈师曾(1876年3月12日—1923年9月17日),男,原名衡恪,字师曾,号朽道人、槐堂,江西南昌义宁(今江西修水)人,著名美术家、艺术教育家。陈师曾出身书生门第,祖父是湖南巡抚陈宝箴,父亲是著名诗人陈三立。1902年东渡日本留学,...
贡师道(生卒年不详),元代史学家。字道甫,宣城(今属安徽)人。元代史学家
吴师道(1283年-1344年),字正传,婺州兰溪(今属浙江)人。中国元代文章家、文论家、学者。吴师道少勇于学,始为文辞,辄惊骇长老。未冠,读真德秀书,大悔初学,即以圣贤自师。英宗至治元年(1321年),举进士,授高邮县丞,改宁国路录事。顺帝后至元元年(...
李师道(?-公元819年),营州(今辽宁朝阳市)人,高句丽族。唐朝地方割据军阀,平卢淄青节度使李纳次子。初为密州刺史。元和元年,兄长李师古死后,自领平卢淄青节度使,拜检校司空、同平章事,割据十二州之地,其势炙手可热。元和十年,随同成德军节度使王承宗要求停止讨伐...
陈道正,一作陈道止,临淮东阳(今安徽天长)人,曹魏司徒陈矫之后,南朝齐开国皇帝齐高帝萧道成的生母。陈道正家境贫寒,幼时辛勤纺织,家人因怜惜她太劳累,劝阻她不要这么辛苦,但她始终未改变。成年后嫁给萧承之为妻,生下儿子萧...
陈道谭(?~549年),本名陈谈先,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人。南朝梁将领,追封陈景帝陈文赞之子,陈武帝陈霸先之兄。初授东宫直阁将军,保护太子萧纲。侯景之乱期间,带兵援救台城,中箭身亡,追赠侍中、南兖州都督、长城县公。#$$...
陈再道(1909年1月24日—1993年4月6日),湖北省麻城市乘马岗镇新村程家冲人。1926年4月起先后参加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1927年9月在大别山南麓参加秋收起义后,同年11月参加黄麻起义,随农民自卫军编入工农革命军鄂东军。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夏起先后任中国工农红军第11军排长...
杨师道(?-647年),字景猷,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唐朝宰相,中书令杨恭仁之弟。杨师道出身弘农杨氏观王房,隋亡后投奔唐朝,拜上仪同、驸马都尉,娶桂阳公主为妻,后出任灵州总管,多次击退突厥入侵。历任吏部侍郎、太常卿,封安德郡公。636年(贞观十年),...[人物]
饶师道,南城(今属江西)人(《宋诗纪事》卷三一)。[人物]
陈道巨(464年~538年),名夔,字绍虞,猛公长子(谱作道臣),吴兴郡长城县(今浙江省长兴县)人,陈武帝陈霸先的祖父。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甲辰(464年)生。宋亡后仕梁,官至太常卿。娶陆氏,又于氏,南朝梁大同四年(538年)死。死后墓葬吴兴长城理箬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