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经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人物]
罗黄庭,号翊文。东莞人。明神宗万历时人。民国张其淦《东莞诗录》卷一七有传。[人物]
黄经,字子常。香山(今中山)人。明孝宗弘治八年(一四九五)举人,官同知,改学正。事见清黄绍昌、刘熽芬《香山诗略》卷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七二。[人物]
黄庭坚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后世称他黄山谷,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书法家。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王安石为宰相,实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猛烈反对。后来新旧两党斗...[人物]
裴光庭(676年-733年),字连城,绛州闻喜(今属山西)人,初唐名臣裴行俭之子。唐朝宰相、文学家。裴光庭少年时,补弘文生,于中宗神龙元年(705年)明经及第,授家令寺丞,转太常寺丞。景龙中,以武三思的女婿,坐贬郢州司未之任,改旧职。迁率府中郎。开元中,特拜司门郎中...
王庭珪(1079—1171),字民瞻,自号泸溪老人、泸溪真逸,江西安福人。北宋进士,官至国子监主簿。著《卢溪文集》《六经讲义》等。宋代诗人
上官仪孙,上官庭璋次子,兄长上官经野,弟弟上官经纬唐代人物
查嗣庭(1664年-1727年),字润木,一字奋木,号横浦,又号查城,一作查溪。浙江海宁袁花人,清代著名诗人查慎行、查嗣璪之弟,清朝大臣,书法家。查嗣庭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中进士,翰林院编修,庶吉士。查氏一门兄弟四人皆为进士出身,长兄慎行以诗文著名一时。雍正元年(1723年...
黄黔,1104-1157年,字楚老,江西省修水县杭口镇双井村人,北宋中奉大夫黄相的长子,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长孙,双井九世。官至贺州司理参军、吏部郎中、四川提刑,诰授朝散大夫。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长孙
双井一世祖,南唐分宁知县黄赡之父,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六世祖。晚唐举人,以祖泽奏补文林郎,赠大中大夫。北宋大文豪黄庭坚的六世祖
黄相,1084年-1132年,双井黄氏八世,小名四十,字小德,号淡夫。北宋分宁双井人(今江西省修水县双井村人)。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之子,南宋御史杜莘老的岳父。举人,樱桃书院、芝台书院的院长,赠中奉大夫。北宋大文豪黄庭坚之子
温庭皓,唐诗人。太原祁县(今属山西)人。国子助教温庭筠弟。大中末,为山南东道节度使徐商从事。咸通中,辟徐州崔彦曾幕府。庞勋反,使庭皓草表求节度,庭皓佯许之,归与妻儿别,第二天见庞勋求死,庞勋壮而释之。与段成式、韦蟾友善。《全唐诗》存其诗四首。生平事...
李庭芝(公元1219年-公元1276年),字祥甫,随地(今湖北随州)人。淳祐元年(公元1241年)进士,宝祐中知真州,累迁两淮安抚制置大使兼知扬州。后益王派遣使者以少保、左丞相的职务召回李庭芝,李庭芝与姜才一起转战到泰州,突围失败,被执殉难。
清江苏长洲人,字蕺山。康熙二十六年举人。有《说研老人诗稿》、《采香泾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