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桢
在我国,一提起谈家桢,人们就会把他同遗传学联系起来。谈家桢一生致力于遗传学的教学和研究,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遗传学的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出卓越的贡献。1999年国际上正式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一颗编号为3542的小行星为“谈家桢星”。但这却是谈家...
笛子名曲[向往&曲祥、任宝桢曲]
笙谱任宝桢李洪水曲
笙谱王乃雨任宝桢曲
宋克草书刘桢古诗立轴宋克《草书刘桢古诗立轴》,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此幅作品书魏刘桢五言古诗,行书、今草、章草、狂草相杂,字形大小错落,变化自然,行间紧凑,是承袭元末草书野逸之风的典型之作。释文:永日行游戏。欢乐犹未央。遗思在玄夜。相与...
有掤劲既有弹性,无掤劲既无弹性。因此太极拳之运动时必须将此八门之劲,藏于身肢内以运动之,如某节有缺陷,既某处无掤劲,如果内中空空无有,何能称之为有弹性之百炼钢,何能号称八门五步之太极拳者。如前俯则后无掤劲,左斜则右无掤劲,如此类推。倘某一处无掤劲,则某处有缺陷,此处既为弱点,失其...
杨维桢杨维桢(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东维子会稽(浙江绍兴)人。泰定四年(公元1327年)进士。授天台县尹,杭州四务提举,建德路总管推官,元末农民起义爆发,杨维桢避寓富春江一带,张士诚屡召不赴,后隐居江湖,在松江筑园圃蓬台。门上写着榜文:“客至不下楼,恕老...
壮族民间认为,“歌圩”是刘三姐传歌才形成的,刘三姐是歌圩普遍形成的重要标志。歌圩的歌就是刘三姐的歌。刘三姐被广西民间视为“歌仙”,宜州市是刘三姐歌谣最有代表性的地区,被认同为刘三姐的故乡。刘三姐歌谣大体分为生活歌、生产歌、爱...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文成县、青田县刘基(1311—1373),字伯温,溢号文成。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及诗人。刘伯温传说源远流长,在其家乡浙南青田、文成一带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传说或表现刘伯温的胸怀大略、足智多谋,或表现他的仁心仁术、关爱百姓,或表现他的为官清廉...
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渝中区刘氏刺熨疗法属重庆刘氏家族的医术,自清顺治年间刘氏先祖从湖广迁来重庆之时始,迄今约三百五十年,传承了十五代。刘氏刺熨疗法包括刺血术和火熨术两大类别。刺血术包括放痧法、刮痧法、揪痧法、挑疳法、药针法、火针法、放血法、双针一罐...
杨维桢梦游海棠诗卷杨维桢书《梦游海棠诗卷》,纸本,30.5×67.3cm。天津艺术博物馆藏。书于洪武2年(1369)杨维桢作品欣赏:真镜庵募缘疏卷
杨维桢晚节堂诗杨维桢《晚节堂诗》,行书,书七言律诗一首。纸本。纵27厘米,横57.1厘米。凡17行,每行字数不-,共94字。款署“至正辛丑春三月十有二日”,辛丑即至正二十一年(公元1361年)时杨维桢65岁。释文:晚节堂诗為竹洲仙母赋。许姥塘东余姥宅。高年七十见孤风。半生...
杨维桢跋邓文原《急就章》杨维桢跋邓文原《急就章》,纵23.3厘米。至正八年(1348)。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杨维桢作品欣赏:真镜庵募缘疏卷城南唱和诗卷
祝允明刘君文威听泉记《刘君文威听泉记》卷,明正德元年(1506年)纸本,行书,纵31cm,横152.2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此卷是祝允明为时人刘文威“听泉记”一文所回写的另一篇“听泉记”。文中夸赞了文威的家世及人品。署款:“正德元年夏五,乡贡进士长洲祝允明记。”钤“希哲...
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卷杨维桢《城南唱和诗卷》,行草书。论元代书法形态的奇崛古朴,杨维桢当数第一。这与他倔强的个性、深厚的学养又联系在一起所以,非常人所及。杨维桢的行草书,其风格在元代书史上也是独树一帜的。元代章草的复兴是从赵、邓开始的,但他们未能对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