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敦颐
从庄子所言“易以道阴阳”来看,庄子对《周易》是有所研究的。对于“太极本无极”的表述,是理解为“太极本于无极”还是“太极本就是无极”,历史上朱、陆有过激烈的争论。周敦颐的“无极”之“无”是无形、无状、无名、无限之意,是“太极”成为本体的依据。“太极”...
但从对原始资料的研究情况来看,对周敦颐易学的研究并不是太多。
程颢.程颐是河南洛阳人,他们创立的学派后世习惯称为“洛学”。程颢26岁进士及第后,历任县令.主簿.监察御史里行,40岁以后,与弟程颐在洛阳家乡讲学,至54岁去世。程颐,太学出身,科举受挫后,长期“讲学于家”。53岁任宗政殿说书,为宋哲宗赵煦的老师。61岁后,两次管勾西京国...
1860年,清漪园与圆明园等同被英法联军烧毁;1886年,清廷不惜挪用海军军费等款项重修此园,并于两年后命名为颐和园,作为慈禧太后晚年的颐养之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颐和园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
敦煌书法敦煌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不仅保存了大量的壁画、彩塑艺术,也保存了大量的书法墨迹。敦煌遗书的书体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点,称之为\"经书体\"。敦煌写卷中的硬笔书法,是书法史未曾记载的民间创造。敦煌遗书写卷,绝大部分用笔抄写...
被誉为“世界艺术宝库”的敦煌莫高窟,保存了极其丰富、珍贵的舞蹈形象。今天以“敦煌”命名的舞蹈,其直接来源是敦煌莫高窟壁画上的大量古代舞蹈姿态,它是当代舞蹈艺术家们根据对古代敦煌壁画舞姿的研究和受敦煌乐舞壁画的灵感启发,“复活”和创作出来的一...
近日,话剧“伦敦四部曲”之《伦敦奇遇》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二轮演出完美收官,该剧自开演以来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和追捧,并引发了一系列热点话题的热议,首度掀起京城小剧场话剧的热潮。”《伦敦奇遇》是由国际著名旅英导演、编剧李博华创作并执导“伦#$...
北京颐和园以其独特的建筑特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无数游客。园内建筑融合传统与皇家气质,从宏伟的万寿山、佛香阁到精致的亭台楼阁,每一处都诉说着历史的沧桑。颐和园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魅力,更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记忆。
二胡谱【伦敦桥】
北朝包括北魏、西魏、北周等朝代,共有洞窟36个。其中属北凉的三个,北魏的12个,西魏七个,北周至隋初14个。隋代塑像主要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或一佛、二弟子、四菩萨为一组的组合。其后站有72身弟子像,是莫高窟中一组最大的彩塑群像。此外,同时出现的还有屏风画以及历史人物画等...
敦煌剧坊新加坡注册粤剧团体。成员有艺术指导兼正印花旦胡桂馨、文武生卢眉桦,以及朱振邦、司徒海常、曾燕玲、陈美燕、李诗瑶等近百人。敦煌剧坊成立以来,在国内外演出超过2000场,先后到过马来西亚、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罗马尼亚、美国、加拿大、巴西、日本、中国、埃及等20多个...
颐和园,集历代皇家园林之大成,荟萃南北私家园林之精华,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园林。进东宫门前行,便是以仁寿殿为中心的宫廷区。佛香阁是颐和园的标志,也是中国古代建筑杰出的代表。万寿山古称瓮山,山下之湖名瓮山泊,明代被喻为杭州西湖,称为“西湖景”,引来不少文...
她认为,敦煌彩塑和敦煌壁画同是莫高窟造型艺术的主要组成部门。高金荣还认为,前期的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姿态,有较着的印度舞的影响,良多动作姿态来自印度。另一位少数平易近族舞蹈研究家李才秀指出,内地和西域的联系以及文化交流远在敦煌石窟建造之前就已起头。昔时...
敦煌书仪的发现无疑为观察和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新的史料及视角。但史籍记载的书仪多已亡佚,敦煌书仪的大量出现才使人们注意到这类典籍的存在。从敦煌发现的书仪还可以知道,各种书仪兴盛的时间并不完全一致。这部分内容又逐渐独立为表状笺启书仪,于是官场礼仪成为书仪的礼仪...
敦煌舞是一面丝路的镜子,它主要以佛教中的人物为主,结合西域地区的文化特色所编创出来的舞蹈。在舞蹈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希腊女神到印度神像多变的站姿,波斯民族的神秘面纱风味,这些又融合中国本身古典舞蹈柔美形态,敦煌舞是聚集了各类舞蹈技巧的精华所创作出来的舞蹈。除了飞天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