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
在过去多年端午习俗活动基础上,嘉兴市政府连续7年举办“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最终成功打造了一个政府节庆的文化品牌,成为政府成功办节的经典案例。2007—2008年,“中国·嘉兴江南文化节”继续举办,活动主题为“五芳斋之日”。五芳斋集团是...
清代学术,以整理和总结中国数千年学术为其特征,而最能体现此一历史特征者,则为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因此,为推进乾嘉学派与乾嘉学术研究的健实发展,加强乾嘉学术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便愈益成为引起学者关注的问题。此即《乾嘉学术编年》的...
文徵明次子文嘉画选。本幅自识:“隆慶四年歲在庚午,齋居多暇,漫爾適興。文水道人休承嘉識。”钤“文嘉印”、“文休承印”。文嘉(1501—1583),字休丞,号文水,长州(今江苏苏州)人,吴门派代表画家#$...
嘉兴市秀洲区把戏送到了油车港镇的天星社区,这是新年以来秀洲区百场文化下乡巡演的第一场。78岁的屠成宝吃过中饭,来到社区居民活动中心大厅,占据了第一排“VIP坐席”。到了12时45分,100多平方米的演出现场挤满了社区居民。原来,天星社区大部分是拆迁安置户,许多农户从马厍村、濮...
程嘉燧明代书画家、诗人。南直隶徽州府休宁县人,字孟阳,号松圆、偈庵,又号松圆老人、松圆道人、偈庵居士、偈庵老人、偈庵道人。程嘉燧与李永昌属天都派,亦为新安派先驱,吴梅村把他称为“画中九友之一”,与同里唐时升、娄坚称“练川三老”,与李流芳为诗画友,后人把他与唐时升、...
据《嘉兴市志》记载,至今已流传四百多年。2009年“嘉兴掼牛”被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掼牛”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嘉兴市南湖区一度被称为“回回街”的甪里街,建有嘉兴第一座清真寺。回历的十二月十日,是回族...
作为稻作文化发祥地之一,端午节包粽、吃粽的风俗千百年来盛行不衰。在嘉兴历史上,南湖龙舟竞渡一直是端午节的主要民间赛事。嘉兴端午习俗历史悠久,节日内涵丰富,传统习俗完整,地方特色浓郁。嘉兴端午习俗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百嘉乐越剧团目前已有35人的规模,最初只是几个越剧爱好者经由网络初识,而后互动交流,李珍是发起人之一。这个剧团演员的平均年龄是48岁左右,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27岁。于是,2011年8月,百嘉乐越剧团发起了“火热八月行”全国越剧票友联谊演唱会。“网格文$#...
李嘉宜,女,粤剧演员,应工小旦、花旦行当。在《狸猫换太子》、《鬼怨》、《荆钗奇缘》、《范蠡献西施》、《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剧目中担任主演及重要角色。李嘉宜曾荣获全国“少儿小梅花”戏剧大赛金奖、全国“侯宝林杯”曲艺大赛金奖、广东省第三届“曲协杯”金奖、广东省第三届“...
南戏最早起源于浙江温州,当其流传至外地,即被称为“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
到了元嘉时期,在颜谢鲍三大家的努力下,“巧似”作为艺术表现手法走向了成熟,同时也标志着“形似体”作为一种艺术风格正式定型。唐宋以后的论者,在论及“形似体”时仍然将元嘉时期给放逐了。并不来自元嘉三大家,便是明证。究其原因,恐怕是因为人们习惯于用“元嘉...
当天上午,2012“聚焦楠溪江”国际拍客节在浙江永嘉县启动,50多家国内外媒体的摄影记者和来自各地及永嘉的摄影师们将在永嘉楠溪江流域风景区内进行为期两天的摄影创作活动。永嘉县楠溪江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不仅仅有水秀、岩奇的自然景观,也有永嘉...
申报地区或单位:西藏自治区嘉黎县自古以来藏北儿女以其勤劳和智慧耕耘在这片高原上,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而藏族游牧口头文学是其中最为灿烂的一页。伴随藏族先民开拓青藏高原的那一刻起,藏族游牧口头文学便应运而生了,它把祖先的智慧、经验和喜怒哀...
日前,温州都市报记者随同温州文化建设采访团到永嘉昆剧团获悉,今年8月份以来,剧团已经和景区开展合作,录制三D影像,今后三维影像版永嘉昆曲将在景区上演。具有近500年历史的永嘉昆曲,兼具“世遗”、“国遗”双重身份。永嘉昆剧团是永...
也就是说嘉庆以来的各本,乃是“刻本加上抄本”,并非程甲乙的嫡系。说各本都出于程甲,严格说来,这句话是错误的。这不但表示嘉庆本从脂本不从程本,并且表示它校订的不错。这重新回头的趋势,表示《红楼梦》刻本的流变,并非愈古愈好,愈晚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