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冶
“炉火纯青”话冶铜“炉火纯青”是我们常用的一个成语,用来比喻功夫达到纯熟完美的境地。实际上这一说法是不对的。由此可见,“炉火纯青”应是来源于青铜冶炼,而不是炼丹。考古发现表明,当时已能用冷锻工艺加工天然红铜,并有了初始的青铜冶铸技术。相比之下,中国对于铜的...
在中国古代冶铜史上,除了火法冶炼之外,还兴起过独特的“胆水冶铜法”,这项技术是现代水法冶金的先声,是中国古代的一项重要发明。所谓“胆水”是指天然的含硫酸铜的泉水。这种胆水只要铜的浓度足够大,就可以做为水法冶铜的原料。不过那时多数人对这种现象...
中国则由于很早掌握了生铁的冶铸技术,而后来居上,长期居于世界钢铁生产的领先地位,并成为钢铁的输出国。生铁的最大特点是其可铸性,故又称铸铁。这是冶金史上一项划时代的成就,它大大加快了铁器取代铜器的历史进程,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中国社会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胆水炼铜,以我国为最早,是湿法冶金的起源,在世界冶金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我们的祖先并没有仅仅停留在上述这一认识上。胆铜法还可以使含有铜的贫矿和富矿都能作原料用。北宋胆铜产量每年达一百多万斤,占当时铜总产量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再引入新的胆水,周而复始地进行生产。把...
据《元史》有关记载,元代的回族,除士兵和为官者外,还有许多工匠,工匠中有民匠和军匠,军匠专门制造武器,工匠主要从事矿冶业。这些史实说明,元代时,回族匠户的后裔很多从事家祖传的手工行业,其中从事矿冶业的加族匠户数量众多。据碑记、家谱和实地考查,许多回族的祖辈就从事开...
我国至迟在明代中叶已掌握了这项高难度的冶金工艺。
某些出土的坩埚片上还有小孔,冶金史家估计当时曾装上陶管,用嘴鼓气吹风,帮助燃烧升温。显然,这就必须要待至金属铅、锡的冶炼成功,并有较大规模的生产。大司空村出土过锡戈,但所属的时期已相当晚了。经对鼎的足部作局部分析,含铜84.8%,含锡11.6%,含铅2.8%。在殷墟还发现有大块...
宋人曾极的这首《冶城楼》,应当就是这样的一首好诗。无论是“枯藤老树昏鸦”,还是“月落乌啼霜满天”,均将一种深深的落寞苍凉之感赋予诗句。可现实并没有消失,只是被云气所笼罩,暂时看不见其中的真相。本诗选自南宋曾极的《金陵百咏》,《四库全书提要》称其诗“词旨悲壮,有磊落不覊之气...
我国人工冶炼铁较西亚两河流域和埃及要晚。木炭燃烧,既造成高温,又生成还原氧化铁的一氧化碳。实际上需要的冶炼温度要在1000℃以上。因含硅、硫、磷等杂质,熔点会降到1150℃左右。其中所含的碳以碳化铁状态存在,这种生铁质硬而脆,断口呈银白色。从长沙杨家山65号楚墓中曾出土一把...
这类具有球状石墨的铸件在南阳瓦房庄、巩义市铁生沟等两汉冶铸遗址也有发现。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巩义市铁生沟一件汉代铁鑺,它的石墨发育良好,有明显的核心和放射性结构,和现行国家球墨铸铁标准一类A级相当。
春秋时期出现弩,控制射击的弩机已是比较灵巧的机械装置。汉弩有一石至十石等八种规格,这些规格的形成表明机械制造标准在汉代已初步确立。宋应星(1587~1644(?人类早期的鼓风器大都是皮囊。都是通过轮轴、拉杆及绳索把圆周运动变成直线往复运动的,以此达到起闭风扇和鼓风的目的。活塞式风箱最早见...
“走一道岭来,翻一架山,山沟里空气好实在新鲜……”6月2日上午,在豫剧现代戏《朝阳沟》经典唱段声中,纪念著名戏剧家杨兰春逝世三周年暨大冶镇朝阳沟豫剧团成立揭牌仪式在登封市大冶镇杨兰春文化园举行。1974年,乡亲们为纪念杨兰春在这里创作豫剧现代戏《朝...
李白家附近的紫云山是道教胜地,青城山是道教十大洞天之一。日暮醉酒归,白马骄且驰。意气人所仰,冶游方及时。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两人同游梁、宋,在那里又遇高适,怀古登临,纵酒射猎。而此时肃宗李亨已即位灵武,以叛乱罪讨伐李璘。李白也因...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西省阳城县公元前6世纪中国诞生了生铁冶铸术,这比欧洲至少早了16个世纪,由此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和西方迥然不同的钢铁冶炼技艺体系,创造了辉煌的铁器时代与钢铁文明。山西阳城地处中条山区,为中国生铁冶铸术的重要留存地,犁炉炼铁和犁镜的铁范铸造等技...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招远市山东省招远市是我国最大的黄金采冶基地,境内黄金矿脉遍布。2002年1月,招远被命名为“中国金都”。招远的黄金采冶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至宋代已很兴盛。黄金溜槽堆石砌灶冶炼技艺是招远人民的发明创造,自宋代传承至今已逾千年。黄金溜槽堆石砌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