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问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诗词鉴赏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这一“嗟...
因老家洛阳正在骚乱,不能回去,便携带全家投奔秦州的从侄杜佐。在秦州居住的四个月中,写了组诗《秦州杂诗》二十首和其他一些游览感怀诗,赴同谷时又写了《发秦州》十二首,在同谷作《甘同县作歌七首》、《发同谷》十二首。悲战乱不息,因事艰难。杜甫具有雄...
由此,当时人(晚唐)称杜诗为诗史。其倡导诗缘情的观点是很明显的。唐诗传播有一特殊现象,就是唐人已经开始自选唐诗,并有明确的选诗标准。并将7首诗置于此集之首,可见对杜诗的重视。则其不选杜诗$##...
就魏晋时代自身的审美意识而言,何晏、王弼“贵无论”的玄学思想无疑产生了直接影响。何晏的玄学思辩上承先秦时代的有无之辩。庄子显然也把道归结为天地万物之先的本原性的存在,由此必然得出“贵无”的结论。就无与有之间的本末、源流关系而言,这只是在阐述老庄,而未有过之...
自孟綮《本事诗·高逸第三》以诗史之称评价杜诗后,这一说法便成为后代诗论家考评杜诗的重要层面。以时事来申述孟綮语“禄山之难”“流离陇蜀”,已将杜甫个人的历史置换为当时的社会历史,依据是杜诗多处涉及当时事...
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用“诗史”称杜甫诗歌始于晚唐孟架,改于北宋宋祁,成于北宋胡宗愈。孟架...
一杜甫是我国封建时代中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继承了《诗经》、乐府以来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并将其加以发展和提高。可见乐府民歌,除少数由于民间传唱所留存者外,都是经过统治阶级的审查和删改的。但由于它们接受了当时人民创作的乐府民歌的深刻影响...
唐肃宗对杜甫长途跋涉投奔朝廷,表示赞赏,派他一个左拾遗的官职。唐肃宗虽然给杜甫这个官职,可并没重用他的意思。由于杜甫的诗歌大多是写安史之乱中人民的苦难,反映了唐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所以,人们把他的诗篇称作“诗史”。
书生杜审舒从山东返归故乡,施先生(即作者)想送点礼物给他,管仓库的人告诉我库存匮乏。杜生致谢,并且皱着眉头说:“先生顾念我到极点!但我私下里怀疑您宽厚待人而忘记了自己。”明日,次(记录)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书生杜审舒听了这话,高兴地说:...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写出了诗人获悉官军平定叛乱、收复失地喜讯后兴奋不已的心怀,爱国精神跃然纸上。这类内容的诗在杜甫吟酒诗中占的比重较小。其遭遇往往在吟酒诗中得到反映。诗人悲叹自己的穷困潦倒,实际上是间接地悲国破,悲民...
云南西双版纳州景洪市第四中学杨晓铭昔人有云:“诗要炼字,字者眼也。”杜甫作为诗之大家,其锤炼字句的功夫向为学界所推崇。宋代的黄庭坚断言,“拾遗句中有眼,篇篇有之。”对杜诗的炼字作了极高的评价——一句炼一字乃至数字即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
肯定杜诗的强音主要从中唐时期发出。韩愈的见解可为代表。所以,元稹研究杜诗的艺术特色,其见解对后代的杜诗研究者一直有启发和指导作用。他们的努力,难能可贵,为后来进一步研究杜诗奠定了基础。然而,达官贵人的泛泛之见,尚有待...
在“以人为本”的今天,“诗史”性的杜诗焕发出优秀的人文精神而显示出丰富的现实价值。看来,自宋代始,誉杜诗为“诗史”已为世人广泛接受和认可。在事变当中,杜甫更接近了人民,对各阶层的生活更加熟悉,对事变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忧国忧...
以诗歌作为叙述历史事件文本的“诗史”说是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及古代文学阐释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跳出单一意图论阐释的怪圈,用文本关照和文献考证的眼光对“诗史”之名缘起及历代学人的品论进行审视和考辨,可以得到一些有益的理解和启发。第二种观点认为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