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凝式
杨凝式杨凝式简介│夏热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历代中国书法杨凝式(公元873年-954年),字景度,号虚白、癸巳人等,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居洛阳。唐昭宗天佑二年(905)进士,任秘书郎。唐亡...
杨凝式《韭花帖》杨凝式简介│夏热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历代中国书法《韭花帖》杨凝式书,行书,墨迹麻纸本,高26厘米,宽28厘米,共7行,63字。《韭花帖》是一封信札,内容是叙述午睡醒来,腹中甚...
杨凝式《夏热帖》杨凝式简介│夏热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历代中国书法《夏热帖》杨凝式书。纸本草书,纵23.8厘米,横33厘米,书八行,每行六字不等。卷后有宋王钦若,元鲜于枢、赵孟頫,清张照等四...
杨凝式《神仙起居法帖》杨凝式简介│夏热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历代中国书法《神仙起居法帖》,五代杨凝式书。纸本,草书。纵27cm,横21.2cm。草书8行,共85字。卷前签题“杨凝#$$...
杨凝式《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杨凝式简介│夏热帖│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帖│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历代中国书法《卢鸿草堂十志图题跋》,纸本,行书。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后汉天福十二年丁未(947年)七月书。
杨露禅正式拜师后。在社会上流传后,被世人称为“吴式太极拳”。这样,杨露禅才得以正式拜陈长兴为师。其子班侯及健侯在武禹襄学馆中习文。永年的武氏,在京城里担任官职,因此是北京某富豪张家的贵宾。张家原已雇有多名武术教师都是彪形大汉身强力壮,与...
谱凝眉
但建国以后,国家体委公布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都是按杨式太极拳改编的。上述特点,有些是各大门派所共有的,而杨式太极拳表现得更为明显;有些则是杨式太极拳所特有的。在身心放松的情况下,做到以上两个方面就能...
长兴喜其敏慧,正式收其为徒,尽传己术。房东武禹襄兄弟三人折节求教。杨式太极拳重要传人之一,河北永年人。为适应部分练习者的需求,将杨露禅所传的老架,处改为中架。杨澄甫将太极拳在其父健侯修订的中架的基础上,再行修订,遂定型为杨式...
二胡谱【凝望】
我认为国家创编的杨式太极拳与传统太极拳不应当是对立关系,因为国家规定套路至少是从传统杨式太极拳来的,尽管它的侧重点不尽一样。第二是以杨澄甫早期传拳和定型拳架后经其传人演变而成的太极拳类型。1.杨式太极拳架虽然经过长期演变,分支...
古筝谱【枉凝眉】
陶笛谱【枉凝眉】
左蹬脚踢右蹬式,回身蹬脚漆骨迎。提漆上打致命处,下伤二足难留情。十字腿法软骨断,指裆锤下靠为锋。上步七星架手式,退步跨虎闪正中。全体大用意为主,体松气固神要凝。
拳本不分内外家,杨氏太极拳肇始于杨露蝉前辈。由上可知,原始的杨氏太极拳是包容多项练习内容,训练人体多种能力以及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反应的一种拳术。他所对应的理论是“太极为一小天地,人身亦为一小天地。”据吴志青先生《太极拳正宗》内记录的向恺然先生的文章中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