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诗经》《离骚》是先秦文学中的双璧,是中国诗史之大源,此为世人皆知之史实。儒家诗学体系以《诗经》为核心,包含汉乐府,亦包含儒家诗学观念。前人视《诗经》为周之乐府,视汉乐府为汉之《诗经》,信不...
《诗》至汉代,可和乐而歌者已屈指可数,然而这却没有并影响到《诗》的蓬勃发展。首先,汉代四家诗均呈现出注重训诂的鲜明特色,其中尤以鲁诗和毛诗最为代表。此外,四家诗学者在著述风貌、士人精神等方面也对孟子多有承袭,这也进一步佐证了...
村野气十足的《诗经》象征着一个时代,民族的时代,那也是人类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的时代。我们无法回到《诗经》的时代,男耕女织的时代,或者说我们无法恢复古人的那份单纯与天真。那简直堪称人类的童年,所以《诗经》里回荡着银铃般灿烂的童音,无法模仿。我...
本文认为,班固“赋者古诗之流”意在阐发赋体讽谕观,并非一个立足于汉赋现实的文体源流判断,只是经史学家对赋体文章提出的理想的政治要求。大汉初定,日不暇给。是以众庶悦豫,福应尤盛。故孝成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而后大汉之文章炳焉与三代...
无论是秦的“焚书坑儒”、汉的“独尊儒术”,还是明清的“文字狱”等,都对学术流派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中国现在的出版业看上去非常热闹,但究其实质都是利益主义垄断驱使的结果。学术权威的著作加上自费出书,极大地限制了大多数有思想的学术研究者发表自己...
其苍浑劲健、清婉柔美的诗风,也代表了他全部诗作的审美特征。中唐诗人杨巨源,字景山,后改名巨济,河中(治所今山西永济)人。杨巨源与白居易、元稹、刘禹锡、王建等人交好,甚受尊重。
(古代还有简称“《诗经》学”为诗学,或将诗歌创作实践称为诗学的,均属例外特指。)本文所要论述的楚骚诗学,其诗学的概念内涵无疑是专指诗歌理论,这是首先必须说明的。先秦时代的诗...
“太一藏于水,行於时,周而或始,以己为万物母;一缺一盈,以己为万物经”。杂家所称之“太一”,乃宇宙万物的本体,是“道”的别名。儒家重视礼乐,主张为“民之父母”,“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道家的“太一”见于先秦典籍的有《庄子·天下》。《庄子·天下》成玄英疏:“太者广大之...
《毛诗》的经学阐释对“雅”的概念阐释比较复杂,其复杂性来自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指《毛诗序》对“雅”的解释,第二个层面主要来自唐人孔颖达《疏》的阐释。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毛诗》经学阐释对雅的内涵界定被唐代诗学直接...
宋祁认为,杜甫的律诗善于陈述时事,律切精湛,气魄宏大,是“诗史”。胡宗愈认为,杜甫的诗歌抒情与叙事结合,表现个人与反映时代统一,是“诗史”。用“诗史”称杜甫诗歌始于晚唐孟架,改于北宋宋祁,成于北宋胡宗愈。孟架规定“诗史”的乱...
所以,在讨论东汉诗体流变时,这两种诗体将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李陵录别诗》、《从军诗》和《古诗十九首》为代表。同意其中有西汉之作。《十九首》中余下五篇因无确凿证据证明为西汉之作,权归于东汉。逯氏指出所谓苏诗实则出于李集,他说:...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正在开展(太极拳源流与发展研究》的课题,对争论中的各种源流观,去伪存真,正本清源,作出正确的结论。李际遇事败,蒋发隐入陈沟,陈王廷收留蒋发,对内为友,对外称仆。三人中应以妾的逝世最晚,故康熙五十五年就是代表妾之卒年,而不...
一宋代理学家的《诗经》研究状况与宋代理学的产生、成熟和繁盛基本同步,也是与宋代疑经复古思潮相一致的。理学作为宋学的核心,其鲜明的学术、思想特点也体现在对传统儒家经典《诗经》的研究中。其基本特点是将《诗经》作为修身养性...
本文仅从有关典籍考其源流,以时为序,加以汇集,以供同道参考。这里“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明白指出是用口吞咽,使气直入于胃。这是将“食气”与“闭气”结合,以治“肾有久病者”。可知“吹呴”也是呼吸,且是用口呼吸,而“食气”却正是“吹呴”。这里所吞之气来自日,月、...
它源出于鲜卑族或东胡,目前学术界尚无一致看法。唐玄宗还两次以宗室女为公主,和亲到奚部。这些史料说明,在元朝,二胡在蒙古人中已是广为流行。这条史料可以与明朝绘画《麟堂秋宴图》中关于二胡的史料互为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