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瓘
当时的评论是,卫瓘的草书放手流畅超过索靖,在规范体制方面则不如索靖;“罐得伯英筋,靖得伯英肉”。(《晋书》本传)卫瓘天姿特秀,率情挥毫,颇有创造精神。他后因得罪皇子司马玮,被假传圣旨杀害。索靖颇有个性,创“银钩趸尾”笔法,当时“从学者如云”。索靖著有《草书论...
因始袓陈卜为人忠厚,精通拳械,深为近邻乡民所敬重。故将其居住的地方叫陈卜庄(解放后,陈卜庄并归温县,至今仍叫陈卜庄)。先袓后因陈卜庄地势低洼,常受涝灾,又迁居温县城东十里的常扬村。始袓陈卜居温县后,为奠定家业基础,偏重于垦种兴...
颉首有四目通于神明,仰观奎星圜曲之势,俯察龟文鸟迹之象,博采众美,合而为字,是曰古文。与孔氏壁中古文体异。甄鄷定六书,二曰奇字是也。增损大篆,异同籀文,谓之小篆,亦曰秦篆。始皇得次仲文简略赴急疾之用,甚喜。遣召之,三徵不至,始皇大怒。制槛车送之于道,化为大鸟飞去。邈字元岑,始为县...
陈金鳌,又称陈公金鳌,是陈氏第十八世。祖父陈垚去世后,陈金鳌师从三祖父陈鑫,年至廿岁,其拳架、器械已在村中享有很盛名,尤其精通各种器械,深得村中长辈赞许。在武汉期间,陈金鳌率刘九功等“码头赤手勇斗群帮”,一时传为美谈。无论习...
陈垚(1837·--1916),字坤三,仲甡长子,叔伯弟兄排行第二,为陈氏十六世。陈垚出生于清朝末年,陈淼胞兄,陈鑫弟弟。陈淼个头矮小,体重不过百斤,但从小在父亲的教导下苦练太极拳,深得其奥妙,每年练拳万遍,十九岁入武庠生,几十年练拳不懈,功夫惊人。但太极拳已达到最高境界。人若接触垚公,滑如冰凌,粘如胶。在陈家沟流传垚公神奇故事最多,玄妙无穷。垚公以不见形为妙的打顶劲的上乘功夫一直流传至今,无人不知陈家沟的垚公。...
精于陈氏世传拳术。继以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理论,损益陈王廷所创长拳十三势,使其拳路系统化、定型化。为太极拳老架之代表。传授门徒众多,有名弟子有,其子陈耕耘,宗侄陈花悔,陈怀远,杨露禅(福魁)等。陈长兴先以保镖为业。陈长...
陈式太极拳创始于明末清初,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河南陈家沟陈氏九世陈王庭所创。这些书的出现,使陈式太极拳进一步得到了普及和发展。研究会的成立进一步推动了北京陈式太极拳的发展。陈式新架套路也有两种,一种是陈有本创编的,顺...
5月9日,省淮剧团新编淮剧《宝剑记》在南京上演,该剧由省淮剧团团长陈明矿和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得主陈澄联袂主演,两位在现实中也是一对夫妻。出生淮剧世家的陈澄,父亲为淮剧大师陈德林,其表演风格被称为“陈派”,淮剧界有“十生九陈”的说法。...
陈政、陈元光父子乃举家而来,并率中原十八族姓同来,为汉文化传播闽南奠下基础。后陈政死,元光代为将。闽南百姓奉祀开漳圣王,主要是景仰他率中原十八族娃开拓闽南,播传中原文化的业绩。陈元光自其父始,先后数代治理漳州,使这片荒原成为福建最富庶之地,功德无量,因而成为...
清代陈氏太极拳创始人(1771-1853)。精于陈氏世传拳术。继以王宗岳《太极拳论》的理论,损益陈王廷所创长拳十三势,使其拳路系统化、定型化。为太极拳老架之代表。陈长兴先以保镖为业。陈长兴由其父秉旺所传。将祖传长拳一路,一套(炮捶)称为二...
陈露,艺名:陈桃静,女,行当:花武旦,现就职于桃源县汉剧团。2010年8月,参加省、市专业剧团优秀剧(节)目展演,在大型汉剧《春草闯堂》中饰演丫环春草,个人荣获市“优秀演员奖”。获省戏剧“表演奖”。
为普及陈氏太极拳做出很大贡献。他品德高尚,诲人不倦,对推广陈氏太极拳做出巨大贡献,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崇拜,为陈氏太极拳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
陈凤,女,1982年生,九七年进入阳泉艺校,2002年井陉剧团工作,主攻花旦、彩旦兼娃娃生、扮相俊秀、身段优美、在工作中积极认真,勤奋好学,曾在第七届河北省戏剧节荣获表演奖。陈凤演出剧目有《龙头杖》饰敏帝《八义图》是饰赵武《白沟河》饰杨排风《杨业归宋》饰杨八郎《断桥》饰小...
陈家鼎,男,优秀青年演员,毕业于广东粤剧学校。师从著名丑生麦维佳,应工小武、丑生行当。陈家鼎在《狸猫换太子》、《范蠡献西施》、《惊世缘》、《胡不归》等剧目中担任重要角色。
陈翠红,女,国家二级演员,浙江玉环人,1995年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越剧班,习花旦。嗓音明亮,吐字清晰,韵味十足,声情并茂。陈翠红曾在《红楼梦》中饰紫娟、《玉蜻蜓》中饰张雅云、《盘妻索妻》中饰何香、《珍珠塔》中饰彩萍、《红丝错》中饰章柳花、《何文秀》中饰杨定金、《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