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虚
廓然寥豁绝边垠,一点云生翳眼尘。真达不疑融万象,更须知有路翻身。[诗词]
京剧《太虚幻境》时代:清类型:传统戏。京剧《太虚幻境》剧情介绍、图片、剧本唱词、视频、MP3下载
太虚(1890~1947),法名唯心,字太虚,号昧庵,俗姓吕,乳名淦森,学名沛林,生于清光绪十五年十二月十八日(公元1890年1月8日),逝于公元1947年,原籍浙江崇德(今浙江桐乡),生于浙江海宁,近代著名高僧。近代著名高僧
太虚不可凌(打三字体育用语)[猜谜语]
就无从做起,况且《太极拳论》中还明确规定了“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带”。不准看出练太极拳练得“意气君来”的一个关键就是正确处理好太极拳行动走架时的虚实变动。《太极拳论》指出:“虚实宜分清楚,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
对初学太极拳者来说,拳论里出现的虚实、双重之词,是指导走架的还是指导推手的?要清楚。两位先师对双重的理解,显然有针对走架的意思。在走架中出现时,是身体发生呆滞,不是“双腿平均负担体重即为双重”。彼准备不充分或不及调整,难于使力,不敢用力,避免妄动,双手疲软无力,...
作者根据研习陈式太极拳30多年的心得体会,在这里尝试给其一个明确的定义和内涵,是否完整准确,愿意求教各位太极拳同仁和广大的太极拳爱好者。太极拳的“轻沉兼备”指双手而言;太极拳的“虚实分明”指双脚而言。那么在太极拳的套路动作和技...
正是这种虚无结合,而以虚无为用的观点奠定了老子的无为思想的基础。可喻为太极拳的理论、要求(规矩)。这是个体用关系,碗壁为体,中虚为用。拳架本身并不是最重要的。未入门时就整日研究“周易”、“道德经”“孙子兵法”等对太极拳入门指导没大用,这个时...
城门楼子上的蒿虚虚[歇后语]
杨澄甫老师在太极拳“十要”中把分虚实作为第一义,意在告诫太极拳爱好者“分虚实”是何等重要。招招式式分虚实不仅体现在腿上,且全身无处不虚实。在太极拳的37个基本动作中,招招式式有虚实,时时处处有虚实,并且,一处还...
而我通过师传的太极拳练法,揣摩体内变化时体会到,“太极拳”是名为太极拳,实际是身体内在能量运行轨迹的一种规律性变化状态。因此我推断练习太极拳功夫还有另一种文化的传播方法,就是用身体说话。由此看出太极拳的理论高,并不等于真正的功夫高。这样的方...
小虚小实,由于动作幅度较小,虚实转换更为灵活。分清虚实,但不要过偏。所谓“偏”,是指人的重心的偏心距离超出两腿内距离的中间三分之一的范围。过偏不利于转换,易遭袭击,不易灵活应敌。偏虚偏重出隅的情况经常发生,要注意运用隅手纠正自己的偏虚偏实劣...
虚灵顶劲虚灵顶劲足指演练太极拳时,始终保持头容端正,百会穴轻轻向上领起,有绳提之意。要想做到虚灵顶劲,须先弄准百会穴的位置。虚灵顶劲就是要清气上升,虚达于百会穴。何谓“顶劲”?《拳论》说:“顶劲者,是中气上冲于头顶者也”。虚$...
之后再加以太极拳对劲力收放的特殊训练,则身体上积蓄的力量,能在瞬间释放,透过敌人皮肤,直达内脏。太极拳松静的训练就是对全身神经系统的训练,使神经系统整体的传递效率更高,连接更紧密,感觉更敏感,反应更迅速,故而具有健身养生的功效。
(?—80)果州西充(今四川西充)人。幼好道。18岁时父母双亡,遂弃资产,入南岷山修道。宪宗元和四年(809)卒,时以为解化成仙。《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四二有传。《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顺庆府部》存其诗5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