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
杜审言(约645-约708),字必简,出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祖籍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官修文馆直学士。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被称为&ldqu...
宋之问送别杜审言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诗词鉴赏这首诗情真意切,朴实自然,较之宋之问的某些应制诗,算是别具一格的了。“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正如实地反映了诗人作此诗时的处境和心情。这一“嗟”字,直贯篇末,渲染了一种悲凉沉重的气氛...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汉族,中国唐朝襄州襄阳人,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唐高宗咸亨进士,唐中宗时,因与张易之兄弟交往,被流放峰州(今越南越池东南)。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少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人物]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诗词]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诗词]
书生杜审舒从山东返归故乡,施先生(即作者)想送点礼物给他,管仓库的人告诉我库存匮乏。杜生致谢,并且皱着眉头说:“先生顾念我到极点!但我私下里怀疑您宽厚待人而忘记了自己。”明日,次(记录)其语,追而送之济水之上。书生杜审舒听了这话,高兴地说:...
杜审进(910—988),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杜审琦五弟。建隆三年,起家授右神武大将军,改右羽林大将军。乾德元年,领贺州刺史。二年,知陕州。三年,就改保义军节度观察留后。五年,加本军节度。太祖郊祀西洛,审进来朝,颁赉甚厚。太宗嗣位,加检校太...
杜审琼,897—966),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杜审琦三弟,昭宪太后(杜太后)之兄。宋代官员
杜审肇(903—974),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人,杜审琦四弟。宋朝官员
杜审玉(905年—926年),定州安喜(今河北省新乐市杜固镇杜固村)人,昭宪太后之弟。天成元年(926年)卒,年二十二。北宋外戚
杜审琦,893年生于定州安喜(今河北定县),昭宪太后(杜太后)之兄,左神武军大将军。左神武军大将军
又名审婆堡。即今河北武邑县东二十五里审坡镇。明嘉靖间筑堡于此。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诗词]
天长地阔岭头分,去国离家见白云。洛浦风光何所似,崇山瘴疠不堪闻。南浮涨海人何处,北望衡阳雁几群。两地江山万余里,何时重谒圣明君。[诗词]
杜审言(公元648?-708年),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杜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的沈(亻全)期、宋之问齐名。他对律诗的定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由此也奠定了他在诗歌发展史中的地位。杜甫有云:“吾祖诗冠古。”史称杜#...[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