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若水
湛若水(1466—1560),字元明,号甘泉,广东广州府增城县甘泉都(今广州市增城区新塘)人,明代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教育家、书法家、大儒。明弘治五年(1492年),湛若水参加乡试考取举人。后赴新会县拜名儒陈献章为师,由于得到严师的耳提...
湛若水(1466-1560),明代哲学家。字元明,号甘泉,增城(今广东省增城县)人。孝宗弘治间进士,选庶吉士擢编修。世宗嘉靖初,官南京祭酒、礼部侍郎。后历南京礼、吏、兵三部尚书。少师事陈献章,后与王守仁同时讲学,各立门户。王主讲“致良知”。湛主讲&...[人物]
元·关汉卿《窦娥冤》:“若没些儿圣灵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
(1466—1560)广东增城人,字元明,号甘泉。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人物]
郭若水,宋朝郭承寿之子,天禧五年,任命为太常寺奉礼郎。宋朝官员
上善若水,是一个成语,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于道。”指的是:至高的品性像水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不与世人一般见识、不与世人争一时之长短,做到至柔却能容天下的胸襟和气度。在道家学说里,#...
陈若水,浙江苍南仙居柘园人。南宋咸淳四年(1268)戊辰科武进士。[人物]
水者,至柔之物。水能随自然变化而变化,柔能随曲而就伸,故而近乎于道矣。水之静为阴,水之动为阳。静为水平,为尺度,可为度量。静者慢慢渗透,阴中有阳;动者滴水穿石,阳中有阴。虚则清气上升为阳,实则浊气下降为阴。水之阴阳动静虚实,...
张若水(生卒年不详),本名张漪,范阳方城(今河北省固安县)人。唐朝时期大臣,中书令张柬之之子。天纵明达,孝友文质。进士擢第,起家武陟县尉。通过制科考试,迁洛州登封县主簿。参加神龙政变,历任著作佐郎,参与文史修撰。迁朝散大夫、大著作。父子受到梁王武三思构陷,返回家中...
湛湛天宇玄以黝,星白如银垂近人。牛羊散漫草多露,大帐中野傍无邻。去年八月羽书急,妇女上马小儿泣。今年八月天子来,身属櫜鞬月中立。[诗词]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国学语录]
本文深入探讨了道家思想中“上善若水”的哲学内涵,从水的品质出发,解读其背后蕴含的人生智慧与处世之道,旨在引导人们以之为生活指南,求得内心安宁与社会和谐。
三城凋落故人稀,凭吊忠魂杳不归。散帙每从僧壁在,高怀殊怅凤巢非。雨沉残烛痴僧梦,寒暗幽花尚见辉。记得醁醽同校字,乾坤空老复何依。[诗词]
三城凋落故人稀,凭吊忠魂杳不归。散帙每从僧壁在,高怀殊怅凤巢非。雨沉残烛痴僧梦,寒暗幽花尚见辉。记得醁醽同校字,乾坤空老复何依。[诗词]
五色肝肠绝世姿,名花怪石剩憨痴。鼎铭笔阵功将告,书拟文园稿已遗。白眼人犹憎阮籍,黄金谁为赎文姬。秋风古洞栖迟地,禾黍油油故老悲。[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