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公历10月23日左右,霜降节气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即将开始。有些地方对于这个习俗的解释是:霜降这天要吃杮子,不然整个冬天嘴唇都会裂开。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即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牛肉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享有“肉中骄子”的美称。因此,在霜降的这一天,闽南、台湾的民间要进食补品,也就是我们北方常说的“贴秋膘”。
霜降时节并不全是“悲秋风画扇”的季节,它充满了丰收的喜悦,表达人们对自然的感恩之情。霜降时节是丰收的季节霜降节的第一日,称为“头降”敬牛。这天,农家为牛梳洗、挂红彩,给牛喂酒菜“开降餐”...
霜降(打一常用词)[猜谜语]
霜降黎明时驻军祭旗,祭旗完毕后,整队武装游行。(牙旗,是主帅在军队中位置的标识。天子有六军,因而称六斌。此外,凡是军队出行,都要祭祀旗纛。武将主祭,在演武厅迎接巡视的帝王。中医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因此,空腹情况下不应吃柿子。寒衣节,也称“十月朝”、“祭...
有一年霜降节,已经两天没饭吃的朱元璋饿得两眼发黑,四肢无力。朱元璋一见,兴奋极了,心里想着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儿。面对此情此景,朱元璋思绪万千,正是这棵柿子树才使自己免于成为饿殍。经常食用鸭肉对体弱阴虚、水肿食少、大便干燥、低热不退者最为有益。鸭肉有降低胆固...
霜降的蚊子[歇后语]
寒露、霜降(打一常用词)[猜谜语]
在闽南有一句谚语,叫做“一年补通通,不如补霜降”。从这句句小小的谚语就充分的表达出闽台民间对霜降这一节气的重视。在闽台地区,他们认为适合秋季进补的食物就是鸭子,所以一到深秋特别是霜降时节,鸭子都会销售的非常好,甚至出现售空的情况。如...
霜降后的蚊子[歇后语]
霜降后的蚂蚱[歇后语]
霜降后的柿子[歇后语]
挑梨的诀窍: 霜降前后每天吃1至2个梨能有效缓解秋燥。 据了解,最为常见的水晶鸭梨,其果实呈倒卵形,它的糖度较低,清甜爽口,是解油腻的首选;而香梨果实较小,果皮薄,糖度高,酥脆无渣,香味浓。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为二十四节气中的霜降。食用时淋香油,佐餐食用,每日2次,辛凉解表,消食解毒。用于治疗便秘、高脂血症、脂肪肝、冠心病、动脉硬化等,也用于预防流行性感冒。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霜降节以大新县下雷镇最具特色,其来源与下雷土司传说和庆丰收有关。岑玉音抗侵略凯旋之日正值霜降节,为纪念许文英及岑玉音,下雷人民建起玉音庙(庙娅莫),逢霜降日民众扛着玉音的画像举行游神活动。人们因她曾在霜降这一天大败倭寇...